民航学子破圈问鼎:非日语专业学子斩获全国日语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

作者:浏览:时间:2025-11-05

近日,由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的“第十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日语技能大赛”圆满落幕该比赛是目前国内唯一面向全国职业院校日语专业学生举办的全国性赛事。我院参赛学生作为非日语专业选手,凭借不懈努力与出色表现,与全国众多职业院校日语专业选手同台竞技、突破重围,最终取得优异成绩。其中,民航乘务学院刘宇、安宇航、赵逸俊、陈瀚阳、周宇哲斩获团体赛特等奖,民航运输学院缪晨、曾梓昊荣获个人赛三等奖,展现了我院日语教学的扎实功底与学子的出色实力。



破圈参赛:用日语讲好“云端守护者”的故事


作为国内职业院校日语领域的“顶级竞技场”,本届大赛历经初赛、复赛、决赛三重考核,对选手的日语应用、跨文化交流与职业素养提出极高要求。学院高度重视、精心筹备,组建了专业的指导与参赛团队,由公共基础学院张盼老师担任领队,统筹协调比赛事宜,全力做好保障工作。


经过赛前分析,参赛团队认为团体赛的“职场日语情景剧”是本次比赛的关键战场,也是民航学子们与专业院校拉开差距的“王牌”。“我们不只做‘标准化表演’,要让观众看到民航人的真实模样。”指导老师张盼与苏佳达成共识通过剧本演绎出深层次的民航客舱服务内核,即在危急关头守护乘客的生命安全,才是最高层次、最本质的服务。于是,团队决定在情景剧中以民航客舱突发急救为原型,将“三敬畏”揉进每一句日语台词、每一个动作细节里。


备赛时,选手们反复打磨的不只是日语发......为了“敬畏生命”,他们跟着乘务员学习AED使用流程、胸外按压节奏,为了更真实演绎“乘客晕倒”的急救片段,从取设备到人工呼吸,每一步都精准到秒,展现“与生命赛跑”的紧张感为了“敬畏规章”,他们对照民航服务手册,校准递接物品手势广播语气,劝阻乘客使用手机的台词,练到既礼貌又坚定,还原“规则面前无特例”的职业底线为了“敬畏职责”,他们模拟机组协作场景:新人乘务员克服紧张的眼神、乘务长统筹全局的果断、团队配合的默契,都来自对“民航人肩头责任”的反复揣摩。



而个人赛的缪晨、曾梓昊,同样在姜银实老师的指导下“扎硬功”。从演讲主题彰显青年一代在跨文化交流里的思考与担当,到问答环节里拆解跨文化沟通技巧缪晨、曾梓昊非日语专业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让演讲既有文化深度,又具情感温度。



赛场绽放:“三敬畏”成最动人的“加分项”


决赛当天,团体赛情景剧的演绎,成全场最打动人心的时刻。当剧情推进到“乘客突发晕倒,机组紧急施救”时:刘宇饰演的乘务长,第一时间寻找医护人员,捍卫乘客的生命线。随后镇静联系驾驶舱,同步客舱突发状况,为后续决策提供及时支持。与此同时,“乘务长”还要协调团兼顾客舱基础服务,维护客舱整体秩序;安宇航、赵逸俊则严格按照民航应急流程,默契配合开展救援工作,每个环节都展现出对民航应急规范的熟练掌握。这种各司其职又紧密协作”的表现,不仅还原了民航客舱应急救援的真实场景,更通过流畅的日语交流与肢体配合,凸显了团队过硬的专业能力与协作意识


不是简单的日语对话,而是对职业精神的还原。民航学子更“三个敬畏”变成了日语演绎里最动人的“潜台词”。剧本通过乘务长的台词,画龙点睛地总结了全部精神内核:サービス提供だけでなく、全ての乘客の生命と安全を守ること、つまり「規制」「生命」「職責」への畏敬が大切なの。我们的工作不只是为旅客提供服务,更是守护所有旅客的生命与安全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


最终,这群非日语专业的民航学子,用一场有温度、有筋骨的表演,让“云端守护者”的名字,在全国赛场被记住,一举拿下团体赛特等奖。



岗课赛证融合:打造民航日语教学特色样板


此次赛事的亮眼成绩,并非偶然,而是学深耕“岗课赛证”融合教学模式的生动实践。张盼老师带领教学团队,以民航乘务岗位的核心能力需求为锚点,将乘务日语课程与客舱医疗急救证书考核、全国职业院校日语技能大赛内容深度绑定,构建了“以岗定课、以赛促学、以证验学”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在课程设计上,团队精准对接乘务员岗位的实际工作场景,将日语语言能力与民航服务技能、应急处置能力有机结合。课程内容不仅涵盖日常客舱服务的日语表达,更重点融入了客舱医疗急救的专业日语术语与操作流程AED设备的日语说明、急救指令的日语传达,到紧急情况下的跨文化沟通技巧,让学生在学习日语的同时,同步夯实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


客舱医疗急救证书的考核标准被全面拆解到课程模块中,学生在课堂上既要掌握日语对话能力,也要通过急救技能实操训练,达到证书考核的实操要求,实现“语言学习”与“技能取证”的同步推进。而全国职业院校日语技能大赛的竞赛标准,则成为课程的“进阶目标”,团队将大赛中的职场情景剧、即兴问答等题型转化为日常教学的实训项目,以竞赛的高标准倒逼学生提升日语应用能力与职业综合素养,让课堂教学与全国赛场无缝衔接。


这种“岗课赛证”深度融合的模式,不仅让学生摆脱了“单纯学语言”的局限,更让他们在掌握日语技能的同时,提前具备了符合岗位要求的专业素养与应急处置能力,为此次大赛的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荣誉之外:是精神的传承,更是未来的启程


走上领奖台上的学子们,他们的笑容里,藏着的不只是获奖的喜悦,更有对云端守护者”身份的认同。根据大赛规则,学将推荐一名特等奖学子参加免费赴日游学一周的活动。


这份成绩是学“非日语专业外语教学”的一次“大考通关”。公共基础学院负责人表示:“我们的外语教学,从不是‘只教语言’。而是要让学生能用外语讲好中国民航故事,把‘三敬畏’的精神,融入每一次跨文化交流中。”未来,学院将继续以赛事为引领,深化教学改革让更多民航学子,既能用外语沟通世界,又能以行动守护“三万英尺的平安”。



                                 文:公共基础学院 张盼

                                     图:公共基础学院 张盼 姜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