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落下帷幕。我院积极组织教师参赛,在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两大组别中均展现出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创新的教学理念,最终斩获3个上海市二等奖和1个上海市三等奖,喜获丰收。
本次大赛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旨在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育人水平。我院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比赛,经校内选拔、专家指导、团队打磨,最终选派四支教学团队代表学校参赛。
为确保团队高效备赛,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多年来坚持以“常态化选拔、精准化培育”为工作思路,建立了“校级初赛—专项培育—省级推荐”的三级选拔机制。每年定期组织校内教学能力大赛,鼓励各二级学院以教研室为单位组建团队参赛。初赛采用“材料评审+现场说课”双维度考核方式,邀请校内外教学专家、督导组成评审团,从教学设计逻辑性、教学实施创新性、团队协作默契度等维度进行综合评分,每年遴选出潜力团队进入校级培育名单。针对入选团队,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邀请教学名师和大赛专家结合赛事最新要求,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持续为优秀教学团队赋能,推动学院教师在教学能力大赛中屡创佳绩。

在公共基础课程赛道,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凭借严谨教学设计、生动课堂呈现以及对学情的精准把握脱颖而出。
高等数学团队以“导数的应用”为主题,紧扣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对传统导数知识进行了重构,并将其分为七个模块,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到洛必达法则,每个模块都对应着真实的职业情境任务。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不是孤立的公式推导,而是飞行器制造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金钥匙”,打破了数学理论与专业应用之间的壁垒,实现了“数专融合”。这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增强了学科核心素养,又对工匠精神以及民航三个敬畏等有了更深的领会。最终,团队荣获上海市二等奖。
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则聚焦“职业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以“凌云之志 创新之魂”为主题,立足我院办学特色,以弘扬当代民航精神和“三个敬畏”的使命为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在学情分析和教学分析的基础上,积极适应数字化转型,利用生成性人工智能赋能大学英语课程,进一步实现岗课赛证视域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本次参赛内容以《新职业英语2》教材第五单元《大疆品牌发展史》为例,课前通过学习平台发布无人机行业预研任务,为课堂探究奠定基础;课中采用实物教学和游戏化活动,指导学生制作双语短视频,激发学习兴趣;课后利用智能评价系统进行多维反馈,巩固学习成果。最终,团队荣获上海市二等奖。

在专业课程赛道,飞机载重平衡和飞机结构与系统两门课程的教师团队充分彰显我院职业教育专业特色与育人优势。
飞机结构与系统教师团队以“飞机液压系统检查与维护”为主题,巧妙融合了《飞机结构与系统的课程标准》与《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试要求》,在8课时的教学中构建了从部件识别到管路制作再到系统检查的递进式学习路径。团队围绕“厚德-深知-匠技”三维教学目标,采用虚拟仿真与真实飞机相结合的虚实融通教学模式,巧妙融入当代民航精神、“三个敬畏”和大国工匠等思政元素,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递进-四融通”课程体系,打造了“理虚实考”四位一体的学习环境。教师们以“精技笃行、航空报国”为思政主线,创新采用“理实一体、虚实融通”教学模式,并引入AI技术优化评价体系,获得评委专家高度认可。最终,团队荣获上海市二等奖。
飞机载重平衡教师团队聚焦《客运航班配载平衡》教学,创新构建 “双螺旋三进阶”模式,内容设计对接民航法规与岗位标准,以“数据准备→平衡优化→特情处置”全流程任务为载体,通过 “守规→强技→担责”三阶能力跃升,强化系统思维。三师协同(院校教师+行业能手+企业导师)共建“理-虚-实-智”课堂,SAFE四维(分步工单/真实情景/实时反馈/差错突破)破解实操痛点。设计四元六维评价驱动精准教学闭环,提升学生对工作岗位理解度,提升实操效率,将当代民航精神贯穿始终,用思政载体托起育人航班,为行业输送“明安全、懂原理、精技术、敢决策”的高素质人才。最终,团队荣获上海市三等奖。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学院各部门的周密组织与全流程的服务保障。自赛事启动以来,学院始终将支持参赛工作作为提升教学能力和办学实力的重要抓手,从多维度为参赛团队保驾护航。以教学例会为基础,成立了由教务处牵头,相关二级学院共同参与的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明确职责:教务处负责赛事政策解读与赛程规划,确保团队备赛方向与赛事要求高度契合;二级学院组建由行业专家、专业教师构成的“备赛专班”,针对赛事核心模块制定阶段性备赛计划。录课期间,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后保处积极协调保证录课质量。从备赛到参赛全程,学校始终与团队“同频共振”。赛前,校领导多次深入备赛现场慰问师生,了解备赛进展并为团队加油鼓劲;赛中,学院相关领导全程参与,及时协助处理赛程调整、录课场地及设备配置等突发情况;赛后,第一时间总结梳理赛事经验,为后续人才培养与赛事筹备积累宝贵素材。
参赛教师们表示,本次比赛不仅是一次教学能力的比拼,更是一次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通过备赛、参赛过程,团队成员深入研讨教学策略、打磨教学细节,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本次佳绩的取得,是学院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成果,也是教师团队潜心教学、精益求精的生动体现。未来,我院将进一步发挥教学能力比赛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推动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文/图 柴鑫、各参赛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