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六部门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食堂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落实高校学生食堂运行长效机制建设。根据上海市教委联合上海现代高校智慧后勤研究院关于食堂食品安全与服务管理提升培训工作的统一部署,我校作为试点高校,开展《食品安全制度及第三方测评体系质量提升》项目,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教育改革发展,推动后勤高质量发展,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美好校园需求。
10月21日下午,高校食堂规范性建设试点工作的食堂食品安全与服务管理提升培训会在我校浦东校区顺利召开。我校作为上海市高校食堂规范性建设试点院校,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后勤保障处处长周维妍、膳食管理办公室主任邬文华及相关负责老师,各餐饮公司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浦东各食堂现场负责人、班组长等关键岗位人员共计40余人全程参会。周维妍处长强调,学校始终将师生饮食安全放在后勤工作的首要位置,此次培训是我校推进食堂规范性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契机,全体参会人员务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将培训内容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为我校食堂规范性建设试点工作夯实基础。

此次培训特邀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原专职副秘书长、上海现代高校智慧后勤研究院顾问董种德专家进行授课。董老师凭借丰富的高校后勤管理经验与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围绕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与服务管理核心要点,开展了全面、系统且具有针对性的培训讲解,内容紧密贴合《食品安全制度及第三方测评体系质量提升》项目要求,为试点院校推进食堂管理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


在培训过程中,董老师首先对学校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进行了深入解读,结合当前高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明确了法律法规在食堂日常运营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帮助参会人员进一步强化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食堂管理工作始终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开展。随后,针对学校食堂安全工作制度建设与完善,从制度的科学性、完整性、可操作性出发,详细阐述了食堂安全工作各项制度的核心内容与制定方法,强调要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构建覆盖食品采购、储存、加工、销售等全流程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同时注重制度的动态更新与落地执行,切实发挥制度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保障作用。
董老师还就高校食品安全管理的分类和要素规范进行了细致讲解,从人员管理、场所环境、设备设施、食品原料等方面,明确了各类管理要素的具体规范要求,引导参会人员树立系统化、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推动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规范化。
最后,针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长效、常态化管理,董老师强调,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注重员工培训与能力提升,同时积极引入第三方测评等手段,持续改进管理工作,确保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
参会人员在培训过程中认真学习、积极交流,结合我校食堂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就培训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与专家及其他院校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有效拓宽了工作思路,提升了专业素养与管理能力。
作为上海市高校食堂规范性建设试点院校,后勤保障处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制度及第三方测评体系质量提升》项目要求,充分发挥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作用,将培训所学知识与经验切实运用到食堂日常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完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规范操作流程,强化风险防控,不断提升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安全、优质、便捷的餐饮服务,同时为上海市高校食堂规范性建设工作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助力推动高校食堂食品安全与服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图/文:后勤保障处孙凤娇
审核:后勤保障处周维妍
责任编辑:后勤保障处刁博华